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 

肖大有深入南化塘镇调研扶贫开发工作

时间:2013-11-12 08:09来源:政法委 作者:潘滨 点击:

在罗堰村走访群众

与干部群众开展座谈

听取村组干部意见

      11月9日,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肖大有深入南化塘镇调研扶贫开发工作。
  肖大有首先来到南化塘镇鄂陕交界处的罗堰、寺泉村,两村位于滔河水库库尾,地势险峻,山大人稀,是南化塘镇扶贫开发的重点难点村。肖大有详细了解了两村在群众出行、就医、教育、产业发展、居民增收等方面遇到的问题,不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。座谈结束后,肖大有走访了部分群众。下午,肖大有来到磊石河村,向村组干部了解该村扶贫开发情况。在并冒雨步行登上磊石河村与白桑关镇战马沟村断头路所在的界山。
  肖大有就三个村扶贫开发中群众最关心的交通出行、扶贫搬迁、基本公共服务、土地流转、产业发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  关于交通出行的问题,他建议可着重打通毗邻地区的断头路,一些居住偏远、人口稀少的组,修路成本高、代价大,群众就医、入学、购物都极为不便,大多都有搬迁倾向,可逐步引导进行搬迁扶贫。
  关于扶贫搬迁的问题,可在各村自然条件较好、公共服务较完善的区域,通过治地、调地、整地等方式,划出一定量的宅基地和基本菜地供扶贫搬迁户进行安置。
  关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,可推进医疗、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在集中搬迁区域内聚集整合,把乡村当集镇来建,逐步实现最基本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。
  关于土地流转问题,可引进市场的办法,将搬迁区域耕地或其他抛荒土地流转给种植企业,由企业负责流转区域的基础道路建设,农民既可持股获得土地流转收益,也可在企业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,政府在土地流转中要做好协调和监管。
  关于产业发展的问题,要以市场为导向,农民为主体,政府做好服务和引导。政府要提供准确、及时的信息,因势利导。各村要结合市场、地方实际,因地制宜发展产业,要充分考虑偏远山区交通、信息等方面的不足,避免恶性竞争,要特别注重短、平、快产业的发展,防止一窝蜂。
  就如何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,肖大有提出六点要求。一是要统筹谋划。将基本公共服务、产业发展、土地流转等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,比如搬迁后的抛荒地可用于土地流转,企业在进行规模化种植中,可通过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来抵消一部分土地流转费用。二是要着眼长远。要从工业化、城镇化、信息化、农业现代化这个趋势出发,避免资源浪费,避免走绕圈路。三是要明晰角色。产业发展、土地流转等问题,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,政府要着重提供准确、及时、科学的信息,依法依规提供扶贫、信贷等政策,既不要缺位、也不要越位。四是要找准抓手。要从群众最盼望、最急切的问题着手,结合实际找准支点,抓住关键,撬动整个扶贫开发工作。五是要发动群众。村组干部要切实起到引领示范作用,以现实中成功的经验带动群众,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,发动群众脱贫致富。六是要深入群众。村组干部要经常走访群众,多与群众沟通、交流,在交流中与群众建立感情,建立互信。  
 

(责任编辑:admin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主办单位、版权所有:中共郧阳区政法委员会  ICP备案号:鄂ICP备13005114号-1
地址:湖北省郧阳区城关镇金沙路 邮编:442500 电话:0719-7232471 Email:yydyk@163.com